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.
— Sheryl Sandberg
🦥
嘿,我是 Browny。你上週過的好嗎?第三季即將進入尾聲,伴隨著績效揭曉的不安,為即將到來的第四季做出預言和準備。
如同《擁抱不確定性》一文中所提及,挑戰與變動不會等到你準備好了才來臨。這期我們就來聊聊在這個啟動階段的不確定感當中,令人又愛又恨的「完美主義」。
🦥
❏ 引言
完美主義的定義 [1]:
柯林斯字典:「對工作或任何事物執著追求完美無缺的狀態」
韋伯斯特字典:「對於任何不及完美的事物都不能接受的傾向」
對完美的追求 和 對不完美的不可容忍,兩種定義 ”完美” 地總結了完美主義之於創造的不可或缺。
不斷地回頭編輯已經完成的段落,糾結著用字和語句的通順,寫了一個小時,推進不到一個段落。
望著空蕩蕩的編輯畫面,擔心腦子裡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,不足以支撐起整篇文章而一個字都寫不出來。
對完美的追求,能成就偉大的創作;對缺陷的無法容忍,卻讓這份偉大在尚未冒出頭以前就已窒息。
.
📍 大綱
❏ 認識完美主義的根源
❏ 完美主義對寫作的負面影響
❏ 與完美主義共處的心態
《非正式寫作》著墨琢磨 技術趨勢、溝通領導、概念理解 與 生活實踐。
每週一四派送,免費訂閱起來👇
🔍 工人智慧猜你也喜歡
❏ 認識完美主義的根源
完美主義的本質,並非源於對一絲不苟的熱愛。
它其實是一種恐懼。恐懼犯錯,恐懼讓人失望,恐懼失敗,甚至恐懼成功。
— Michael Law
所以,你在害怕什麼?一篇文章句子不夠通順,用字不夠優美,僅有一個簡單的原創想法,又會怎麼樣?
在找到對策以前,有必要先認識我們的恐懼:
✔ 害怕失敗
我們心中有成功的樣貌,來自我們傑出的同行,來自社群上的頂部流量。
標題是不是不夠吸引人,內容的實用性是不是不夠高,觀眾點閱的表現是不是不夠好。期望帶來期望落空後的擔憂。
.
✔ 與自我價值綁定
我們從他人的肯定中獲得成就,成就感強化了自我認同。
文章得到讀者的按讚留言反饋,感覺自己有幫上忙,很有價值。優化了某段程式碼,讓效能提升了一倍,覺得自己是團隊裡的中流砥柱。
反過來看,當沒有反饋或甚至是負面反饋的時候,我們會開始懷疑自我的價值:我是不是沒有寫作的才能、我是不是一個乏味的人、我是不是不擅長優化工作 …
我們將自我價值建立在成就之上。如果工作不完美,我們也存在缺陷?
.
✔ 害怕被評論
同樣是 100 塊,失去 100 塊的痛苦程度遠比得到 100 塊的快樂程度更高。
我們知道自己是有限的,所以害怕不足之處被別人發現,甚至被明確的指出。
.
✔ 固定思維
知道自己是有限的,是一種謙虛。將這種有限視為靜態,是一種固定思維。
作文能力一定要很好,才有辦法每週寫一期電子報吧;口條一定要很通順,才有辦法上台演說吧 ⋯
當我們不得不跳脫舒適圈的時候,我們沒有自信說服自己能夠做到。
.
✔ 完美有”正確”方式
有些人被灌輸了堅定的信念,認為對待任務或實現目標只有單一的"正確"方式,這通常源自家庭或文化規範。這種僵硬的思維助長了完美主義,因為任何偏離所謂"正確"路徑的行為都被視為失敗。
小時候,父母會告訴我們,美好的人生也有一個正確的方式:認真唸書 → 考上好大學 → 當醫生或是去大公司上班 → 買房結婚生子 = 幸福?
那些寫出美好作品的作者們,都依循著 ”正確” 的寫作方式吧:他們一定讀很多書,而且有豐富多樣的生活體驗,他們寫作旁徵博引,總能寫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句。
我們恐懼偏離這條 “正確” 的軌道,害怕去嘗試那些同樣有機會抵達的彎路,害怕走在那些路上可能遭受到的評論,以及最後的失敗。
❏ 完美主義對寫作的負面影響
如果我們等待一切都準備就緒的時刻,我們就永遠也不會開始
— Ivan Turgenev
翔君是一位熱愛寫作的大學生。他有一個想法已經醞釀很久,決定寫一篇短篇小說。然而,每次坐下來準備動筆時,他總是覺得自己的構思還不夠完美。他不斷修改大綱,反覆思考情節,卻遲遲無法開始真正的寫作。幾個月過去了,小說依然只存在於他的腦海中。
文浩是一位部落格作家。他花了一整天寫了一篇文章,但在發布前反覆閱讀修改。總覺得用詞不夠精準,結構不夠優美,內容不夠深刻。最後懊惱地刪掉了整篇文章,認為它根本不值得發表。
子涵是一名專欄作家,每週需要交一篇文章。然而,她總是在截稿日前一天才開始寫作,因為她覺得自己需要更多時間思考和準備。結果常常熬夜趕稿,文章質量也不如預期。
完美主義帶來最糟糕的影響就是拖延,由於考慮太多一直遲遲無法開始,抑或是在等待某一個正確的時機啟動,而永遠遇不上那個正確的時機。
其次,則是進度緩慢和時間壓力的惡性循環,讓寫作這件事情變得充滿焦慮。
❏ 與完美主義共處的心態
寧做不完美的事,也勝過完美地什麼也不做
— Robert Schuller
✔ 害怕失敗
沒有人像你想的那樣關心你
你可能以為你所見過的每個人都會對你提出批評。但事實是 — 因為人們太忙於思考自己,根本無暇關心你在做什麼。.
用「進展」取代「達到」
對於完美我們有一個量化的想像,一直關注在沒有達到那個目標是很痛苦的。我們可以將其拆解成不同的階段,每次進展到下一個階段都是值得慶祝的勝利:電子報從 10人訂閱進展到 20 人訂閱,那是增長了 2 倍,而非只是增加 10 人而已,給自己一個愛的鼓勵。.
不要拿你的第 1 步和別人的第 100 步做比較
那些你眼中完美的典範,他們剛起步時的作品,其尷尬程度或許不亞於你。
.
✔ 與自我價值綁定
作品的好壞不等同於個人價值
生活就是不斷切換的角色扮演,扮演家長的時候,你會講一個生動的故事;扮演情人的時候,你會安排一場盡興的約會;扮演電子報作者的時候,你會在固定的時間向讀者發信。
這些都是作品,單一個別來看,無法等同於你這個人的價值。所以,一篇文章寫不好,一場約會搞砸了,一個故事講的很爛,都不代表你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。當然,一篇文章寫的好,也不代表你就是個有價值的人 :)
.行動本身就是價值
行動帶來成果,好的成果帶來正面的回饋,我們獲得成就,感到有價值。壞的成果帶來負面的回饋,我們獲得教訓 (得到改善的機會)。雖然沒有得到別人的肯定,沒有相應的成就,仍舊具有價值。行動本身就是價值!
.
✔ 害怕被評論
寫你想說的話,不要擔心會有所損失
你的想法,是你最自信的聲音。寫下你經過思考的觀點,因為世界上一定有人和你經歷相似,他們也許能從你的經驗中獲得啟發。即使沒有,你也會更了解自己。
.評論是一種觀點,有陰影處必有光亮
網路時代有個有趣的現象:如果你在網路上發布一個錯誤的答案,很快就會有人出來糾正你。這其實是獲得正確答案最快的方式!所以,別害怕提出你的想法,即使你可能不完全正確,你也會有機會得到正確的答案。更重要的是,很多事情並沒有唯一的「正確答案」。答案往往只存在於特定的情境中,所以評論也能帶給你全新的觀點,讓你看到你從未想過的世界。黑暗中總有光亮,不同的觀點也能照亮你原本看不到的角落。
.
✔ 固定思維
從固有的領地,緩慢跨出舒適圈
在熟悉的領域,追求完美並非壞事,因為你清楚了解該領域的品質標準以及所需付出的努力。然而,完美主義往往會在你不熟悉的領域出現,當你想要挑戰自我時,它可能會成為阻礙。不要害怕走出舒適圈,勇敢嘗試新的事物。
.將探索視為對固有領地的擴張
探索並非一蹴可幾 (不要直接越級打怪),而是逐步擴展的過程。可以從熟悉的舒適圈邊緣開始,慢慢嘗試接觸新的事物。用既有的理解框架去詮釋未知,慢慢的將安全感延伸至其他領域,最終轉變為成長型思維。
.
✔ 完美有”正確”方式
遠離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
如果世上只存在一種完美的形式,那模仿就成了唯一的出路。然而,完美並無唯一的正確形式,它沒有固定的結構,也沒有固定的詞彙。重要的是,你的作品能夠反映你對世界的理解。正確只是一種信念,它指引方向,但你應該找到自己的方式,即使它不那麼正確。
❏ 結語
寫作的目的不是向讀者證明你是對的,而是讓他們思考你關心的話題 [2]
完美主義是把雙刃劍,它能激發我們追求卓越,但也可能成為創作路上的絆腳石。
關鍵在於認識到,完美並非固定的終點,而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。我們應該將注意力從達到完美轉移到持續進步上。每一步的進展,無論大小,都值得慶祝。
同時,我們要學會將自我價值與作品分開,理解批評是成長的機會,而非對個人的否定。
最重要的是,摒棄「只有一種正確方式」的固定思維。創作的美妙之處在於多樣性和獨特性。你的作品反映的是你對世界的獨特理解,這正是它的價值所在。
當恐懼和拖延襲來,不妨問問自己:如果不追求完美,我今天能完成什麼?也許,正是在這種「不完美」中,你會發現意想不到的創意火花。
~
🔖 參考資料
[1] How To Overcome Perfectionism As A Young Writer - https://theyoungwriter.com/how-to-overcome-perfectionism-as-a-young-writer/
Lean 的思維也蠻重要的!我覺得很多時候就是做中學,然後不斷的演化和迭代!特別喜歡這篇的思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