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議中的沉默
想像一下,主管臨時有事,請你旁聽會議,你匆忙加入。會議開始,你不知道需要作些什麼,或是應該決定些什麼,所以只是安靜的做一個不出聲的沉默頭圖 (你懂的,遠端會議...)。
換個場景:你正負責一個專案,臨時有個客戶需求,需要召集團隊中不同角色進行討論。你快速拉了一個會議,把相關的人加了進來。會議開始,你滔滔不絕講述完以後,詢問大家的想法,得到的回應是一群沉默的頭圖 (遠端會議 ... again)。
這種情況似曾相識嗎?在混合辦公的時代,越來越多的遠端會議,越來越多範本頭圖,還有越來越多的沉默和延遲。
同步 vs. 非同步溝通
根據研究,平均每位員工每個月參加的無效會議浪費了大約 31 個小時,這些時間本可以用於更有價值的工作。
當今協作工具和通訊軟體如此發達,我認為會議應該是最後的手段,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需要使用。只有當「非同步溝通」無法有效達成目的時,才應考慮召開會議,讓大家聚在一起討論。
哪些情況,會議比非同步溝通來的好呢:
即時決策/反饋:當需要迅速做出決策或解決緊急問題時,會議能提供即時的互動和反饋,減少等待時間。
複雜討論:涉及多方意見的複雜議題或需要深入討論的話題,會議可以促進更有效的溝通和理解。
清晰溝通:在有可能產生誤解或需要澄清細節的情況下,面對面的對話能更清楚地表達和理解彼此的意圖。
綜觀上述幾點,會議的優勢和存在的意義就是「同步」。讓參與會議的人,在認知上、決策上、行動上和情感上,都更快達成同步。
既然如此,在會議當中全程沉默,要怎麼在認知、決策、行動上和情感上跟大家達成同步?
是什麼導致這種沉默
是的,大家都能認知到會議的成本。但,在我們 day to day 的工作中,仍然可以見到,那些陷入沉默的會議。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沉默?
缺乏明確的會議目標和議程:如果會議目標不清晰,參與者不知道自己應該貢獻什麼。
參與者準備不足:如果參與者對討論的議題不熟悉,可能會感到不安或不願發言。
會議主持欠缺技巧:如果主持人沒有有效地引導討論,會議可能會陷入沉默。
準備工作與有效溝通
回到一開始的兩個場景:
1. 你的主管臨時有事,請你旁聽會議,你匆忙加入 ...
在這種情況下,你會怎麼做?你會選擇主動詢問會議的議程和目標嗎?詢問自己參與這場會議是否需要做出什麼決策,會被諮詢什麼意見,需要帶回什麼資訊,等等…。
簡單來說,要知道「我是誰,我在哪裡,我在幹嘛」。
2. 你正負責一個專案,有一個客戶需求需要召集團隊中不同職能的角色進行討論。你快速的拉一個行會議,把相關的人加了進來 ...
在會議前,先跟參與會議的人員解釋清楚上下文,寫一份會前 Agenda。如果要討論的議題較為複雜,涉及到一些技術性細節,寫一份更詳盡的文件,請與會者先看過。
可以試著使用 What → So What → Now What 的溝通方式 (3W framework),讓與會者清楚:這個會議想要同步什麼事情 → 這件事跟我有什麼關係 → 我需要在會議裡做出什麼貢獻。
結語:把握每一次溝通練習的機會
仔細聆聽他人的意見,在多方的衝突中思考解決的辦法,不急著把腦子蹦出來的想法丟出來,是深思熟慮的沉默 ⭕。
不明究理的加入,心不在焉的參與,沒有具體貢獻,是毫無存在感的沉沒 ❌。
每一次的會議都是一場溝通練習,展現領導力的小小機會。維持高效且舒心的會議節奏,讓我們沉默但不沉沒,共勉之!